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提升社区居民语言交流能力,2025年7月1日至6日,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语润万家”推普小飞侠团队8名师生走进阆中市妙高楼社区,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社区日常交流中可能存在的方言差异带来的沟通不畅等问题,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情景剧演绎、方言闯关游戏等形式,让更多居民感受到普通话的便捷与魅力,进一步拉近邻里距离,为构建和谐社区语言环境注入活力。
整装待发,细致筹备
为让普通话推广活动更贴合社区居民需求、增强互动性与传播力,“语润万家”推普小飞侠团队的电子商务与营销专业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细致入微的前期筹备工作。梳理出社区不同年龄层居民的语言习惯——如老年人常用方言沟通、青少年普通话基础较好但表达不够规范等特点,为活动形式设计精准定位。随后,参考营销策划中的“场景化体验”思路,策划出“方言转译小挑战”“普通话情景对话”“社区普通话带货模拟”等特色环节。
社区推普,沟通暖心
活动中,团队成员带领居民学唱普通话版《茉莉花》,逐句纠正发音,让经典旋律与标准语韵相融;随后引导居民用普通话讲述《嘉陵江往事》,老人们手握提纲回忆江畔岁月,团队成员在旁轻声指导,鼓励大家大胆分享。
“用普通话唱老歌、讲往事,既新鲜又亲切。”居民们表示,这样的形式让语言学习不再生硬。
趣学普通话,翘舌辨分明
物业投诉情景剧环节,团队成员与居民分组演绎日常纠纷场景。“是‘投诉(sù)’不是‘投诉(shù)’”“‘设施(shī)’要翘舌哦”——台下居民边看边学,笑声中记下发音要点。
方言转译闯关赛更添挑战。居民抽取“四川话转普通话”卡片,将“这哈儿(这会儿)”“巴适(舒适)”等方言词汇转为标准普通话,重点比拼“四(sì)”与“十(shí)”、“粗(cū)”与“出(chū)”等易混音。“原来‘吃饭’的‘吃’要翘舌,以前总读错!”居民王大姐闯关成功后笑着说。
青春润语,万家共融
为期一周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暖声陪伴”中教唱经典、共话往事,到情景剧中矫正发音、闯关赛里辨析平翘舌,这群年轻人以青春之力,将普通话学习融入社区日常,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打破语言隔阂。这不仅是语言的普及,更是全龄友好社区里情感的联结。在阆中山水的映衬下,学子们用清澈之声续写着文明传承的篇章,让每一句标准的普通话,都成为构建全龄友好社会的温暖一步。
未来,“语润万家”推普小飞侠实践团将继续跟踪社区需求,迭代方言转译工具包,把普通话的种子撒向更多乡镇院落,让清澈的国语声响与嘉陵江潮水一起,长久地润泽万家灯火。
来源 | “语润万家”推普小飞侠
文案丨蒋思瑶 黎书贝
图片 | 王文昕 高天雨
编辑 | 李诗慧
审核 | 周 平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三下乡特辑⑪ | 酒店系—节粮有“新招” 专业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