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特辑⑪ | 酒店系—节粮有“新招” 专业重担当
日期:2025-07-23  发布人:团委  浏览量:722

2025年7月,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系师生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安全战略”的发展部署,组织了“节粮兴农青年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此次活动成员一行7人,于7月1日奔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东岳庙村,展开了为期5天的基层服务。

活动聚焦“节粮兴农”主题,将“宣传+培训+互动+实践”这一充满创意的活动变成了赋能乡村的“青春实验”。团队成员以所学为所用,以自身专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充满创意的青春动能。

在筹备此次活动前期,实践团队进行了大量相关走访调研,并依据调研数据最终决定以东岳庙村作为本次活动的实践地点。在全方位梳理了村民在粮食使用过程中的知识盲区后,活动一开场,团队就收获了来自村民的认可。

知识宣传开序幕,节粮理念入人心

640.png

7月2日清晨,村文化广场以“知识宣传”为主题率先为此次活动开场。现场展示了“科学储粮,减少浪费”“营养烹饪,拒绝剩饭”的海报,宣传组成员将团队设计的《家庭储粮妙招》单页一份份发放到村民手中,并用当地方言向村民讲解单页和海报上的内容,让村民不仅听到,更要看到、学到。

储粮培训传妙招,互动竞答掀热潮

微信图片_20251004212825.png

7月3日,当“储粮有妙招”培训将活动化身为PPT动图演示,稻谷、玉米等主粮的科学储存方法结合图像展现在活动现场。从温湿度控制、防虫防霉技巧到储粮容器的制作方法,村民沉浸式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动手参与其中。

在“厨余分类竞答”的活动现场,团队结合多元的互动形式,引导村民认知厨房垃圾的分类、以及厨余堆肥、再生利用等环保知识。互动环节不同于之前的知识讲解,参与者在竞答环节,既能收获价值获得感,同时答对者也能领取洗衣液、牙膏等小礼品。情绪的正向反馈结合物质奖励,气氛抵达高潮,村民感受到了食材边角料的“魅力”。

实用的烹饪环节教学,将日常下厨中不常取用的食材边角料转化为不同风味的美食。村里的老人红着眼眶看向这群年轻人,“年纪大了记性差,你们讲得清楚,我听得明白。”在“节粮入户”走访活动,团队为独居老人送去此次活动的宣传资料和部分生活用品。面对年纪较大的生理机能已经出现不便的老人,团队耐心讲解此次活动细节。不仅拉近了彼此间的情感距离,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基础。

新媒体助力传播,节粮理念深扎根

微信图片_20251004212945.png

7月5日,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队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为本次活动打造了“粮食拟人化”IP形象,制作出系列短视频,包括《大米的悲伤一天》《蔬菜的哭泣》等。当这样的视频在广场大屏播放时,全场齐声喊出那句“一粥一饭,‘粮’行其道”的活动口号。面对此情此景,村支书王正国感慨:“五天时间,小伙子、姑娘们把节粮写进了村民心里,也写进了东岳庙村的未来。”

节粮知识和互动在活动结束后还生成了有趣的短视频,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迅速传播。高效传播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更多欢声笑语,同时也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此次活动受到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才真正理解‘藏粮于技、节粮于行’的重量。”项目负责人李诗慧讲述着自己对于此次活动的深刻理解。

为期5日的实践活动,一群年轻人用知识、创意、青春和热情为东岳庙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知识传递。让这个村落在新时代里以一种崭新的方式重新认识了粮食,也更加懂得了用科学的方式节约粮食。

微信图片_20251004213023.jpg

未来,实践团队也将继续推动更多同类型活动落地,将东岳庙村打造成为“节粮示范村”,探索更多可复制、可落地的乡村节粮新模式,为新时代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 | “节粮兴农”小分队

文案丨袁梦

图片 | 桂必朵

编辑 | 李诗慧

审核 | 周 平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