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通过政策倾斜、经费补助等方式,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发展乡村教育。为积极相应号召,艺术系开展了以乡村非遗传播和关怀幼儿教育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剪纸与绘本之约,助力非遗传播”小分队充分挖掘本土非遗,根据儿童学龄特征将非遗通过绘本形式展现,带领儿童体会非遗工艺和绘画的乐趣,关注乡村教育和留守儿童。
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分队还邀请剪纸工作室负责人刘林、皮影工作室负责人陈园园讲授剪纸和皮影文化,同时针对绘本阅读、活动调研、工具使用等问题都进行了逐一交流。
7月9日-13日,小分队针对校园周边乡村开展了乡村教育调研并进行了非遗普及讲座,为前来的居民讲解本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详细讲述剪纸和皮影文化和制作流程。小分队用非遗工作室制作的绘本,带领孩子们阅读与工艺体验,通过游戏和互动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也为前来参加的家长讲解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指导如何进行绘本阅读等问题。
之后,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小分队同学到东岳庙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通过调研发现,乡村的儿童大部分由爷爷奶奶带养,父母陪伴时间很少,爷爷奶奶没有学习过亲子教育和绘本阅读,缺乏正确的相应知识,乡村教育问题较为滞后,为此小分队通过联系东岳庙村居委会,召集了部分儿童和家长,集中开展了如何进行儿童绘本阅读活动,为小朋友带来有趣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更好地指导老人有效陪伴儿童,提质亲子时光。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小分队还带领儿童体验了剪纸工艺的魅力,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制作绘本相关的剪纸拼图,寓教于乐,在游戏的同时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活动结束后,小分队们还准备了形式多样的绘本赠予村民,让他们在活动结束后能继续重视陪伴阅读,助力乡村教育和儿童成长。
本次“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通过参与学习培训、深入乡村调研、开展现场采访、举办讲座课堂、实施阅读陪伴计划、进行技艺指导及组织游戏互动等多维度实践,有效充实了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大力弘扬了本土优秀文化,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认知与自信心。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切关怀了留守儿童群体,积极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更为乡镇、学校丰富课余生活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方向与思路,彰显了项目的持续影响与长远意义。
来源 | 艺术系“剪纸与绘本之约,助力非遗传播”实践小分队
文字 | 任言
图片 | 任言
编辑 | 韩杨
审核 | 黄东梅